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切换到宽版

根据相关通知,证书挂靠属于违法违规行为,本站自2021年3月1日起关闭“证书挂靠”板块,并严格禁止发布相关信息,望熟知!
CSM900HF数字超声波探伤仪三木科仪CSM900J支柱瓷绝缘子超声波探伤仪
超声波A/B/C/D扫描成像检测系统扫一扫二维码,加入NDT技术交流群超声波探头、试块各种规格,可定制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5107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射线检测中如何甄别伪像?如何预防伪像出现?

  [复制链接]
5107 1

马上注册,成为本站会员,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射线检测中如何甄别伪像?如何预防伪像出现?

射线检测是无损检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检测方法,在射线检测中,伪像又是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情况,这里就来说说当伪像出现的时候如何甄别,在操作的时候又如何防患于未然呢?

在实际射线检测过程中,常会在底片上遇到多种类型的伪像。伪像又称假显示,会直接影响到底片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到评定结果的准确性。

GB/T3323、NB/T47013.2以及ASME第V卷等射线检测标准规范都对底片上的伪像有严格的规定。存在伪像的底片通常需要进行补照,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直接增加了检测成本。今天我们就从胶片的制造、加工、透照和暗室处理等方面对伪像及其成因进行学习。
1.png
胶片的制造及存储不当造成的伪像

1.感光药膜不均

质量较差的胶片有时会有底片黑度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发生,同批次的胶片黑度分布不均的现象有连续性,这是由感光药膜不均引起的。

2.感光药膜划伤

这种伪像有固定位置,在同一批胶片中有一定规律地出现,应该是涂布药膜设备上的颗粒附着物造成感光药膜划伤引起的。

3.感光药膜脱落

药膜片状脱落,底片上伪像显示特征明显。

4.霉点

胶片在湿度大的环境中存放时,底片上会有很多细小的黑点(霉点),同批次的胶片多有同类现象发生。尤其对于装入暗袋的胶片,要注意存放时间和环境,防止产生霉点。
1.png
胶片裁、装、拆不当造成的伪像

1.夹纸(屏反)

暗室的切片操作时要求带衬纸,有时将胶片装到暗袋时胶片会带入衬纸,使底片上好像蒙上一块黑纱,这样的底片完全不具备评定条件,屏反指的是增感屏衬纸一面贴住了胶片,与夹纸的影像一样。

2.划痕

与胶片(或底片)相关的任何过程中,如切片、装片、拆片,暗室处理、底片整理等期间,胶片(或底片)受到尖锐物,如指甲、胶片尖角、器物尖角的轻微刮划,底片上留下较为流畅的黑线影像,长短不一,一般容易辨认。但有的划痕影响评定,尤其是对裂纹敏感性高的焊缝影像上存在划痕,会掩盖微细的裂纹影像,所以要将底片尽量判废(重新补照)。

3.划伤

划伤的性质比划痕严重,较重的刮划导致乳剂膜被损坏,底片上该部位近于透明。

暗袋及增感屏造成的伪像

1.漏光

暗袋的盖子掉落、损坏,暗袋损坏导致胶片局部曝光会造成漏光。尤其是气温低时,由于塑料的暗袋脆性大而容易产生独特易分辨的影像。要注意轻拿轻放暗袋,用适合的箱子装运胶片以减少暗袋的形变。暗室操作人员在装片之前以及作业人员布片之前均应进行检查。

2.暗袋被破坏

暗袋内衬被撕裂,某些时候会形成类似“夹纸”的影像,这张“纸”被撕开的边缘在底片上显示较清晰。用手能感受到撕裂暗袋的不连续,从而可将该暗袋找出来更换掉。

3.屏折

和折痕相似,如果暗袋中的增感屏受折,胶片也可能受折;凹进去的增感屏折痕会产生较黑的影像(其形变使增感屏局部面积增加),能看到反射光;如果折痕破裂,会产生透明状的折痕印迹。

4.屏脏

如果增感屏脏了会导致局部增感作用失效,底片上对应部位黑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严重的出现透明的现象。反射光下可看到该伪像,检查增感屏的对应位置可发现增感屏上有脏污或是脱落。

5.粘铅

暗袋进水导致增感屏上的铅粘在胶片上,底片上会出现明显的污迹。球罐在全景曝光时,要求暗盖朝上布片,有的用塑料袋套上是为了防雨。
1.png


背散射防护不当造成的伪像

1.磁铁印

该伪像为固定胶片用的磁铁的影像,多因散射线屏蔽不到位出现的圆形的,黑度小与周围背景的影像。

同“磁铁印”一样,当底片上出现暗袋背面“B”的影像较淡,则说明散射线屏蔽不到位;如果“B”的影像较黑,则是“B”本身对胶片增感造成的。

2.铅皮尺寸不够

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复杂,使得某些胶片受到较大的背散射线照射,当铅皮尺寸不够,不能完全屏蔽胶片(如240mm长的铅皮用于300mm的胶片)时,露出的部分因散射线照射,会使底片上显示黑度偏大,但对比度低。

3.铅皮折

出现附加增感或防散射线失效的情况。附加增感时,底片上显示条形阴影,有被评定成缺陷的可能,可在观片灯下方以不同的视角借助反射光观察底片两面。一般在底片的某一面能看到对应影像的印迹,另一面则看不到,而真正的缺陷两面都能看到;防散射线失效是因为铅皮折断了,散射线从裂缝处照到胶片上,因为折断的方向多是垂直于胶片长度方向,只要能想到这种可能,就能根据底片上的影像做出判断。

透照工序造成的伪像

1.多次曝光

曝光的胶片放在射线源附近,经受多次或大或小的曝光,有时底片上能显示邻近物件的影像。

2.黑头

间隔布片透照时,主声束对正的是相邻的位置,底片上仅一端有曝光影像,大部分未曝光。

3.标记带搭到焊缝上

标记带的接头要打结以固定在焊缝边缘,有时候这个接头搭到了焊缝上,底片上的接头影像可能会与表面缺陷混淆。这种情况不多见,一般可以辨别。

4.外物遮挡

透照时,遮挡射线窗口的脚手架、铁丝、容器接管,以及焊接件表面的渣皮等的影像,较容易辨别。

5.内物遮挡

被检件的内容物、焊接药皮(多见于长输管道)、施工垃圾等的影像,较容易识别。

6.衍射光斑

由X射线衍射引起的特殊形式的散射很少见。在相对较薄的试样里存在较大的晶体或晶粒,其如同镜子一样产生反射,使反射到的位置在显像后的底片上出现黑点,与气孔类似。遇到粗晶薄壁工件尤其要注意。
1.png


暗室处理造成的伪像

1.水迹

水迹的成因有几种:

①暗室处理前、晾片操作或其他原因使得胶片(或底片)溅上水滴,水滴再干燥后留下的印迹,比晾片时溅水滴的影像黑度大;

②处理下一批胶片时,手上有水,溅到了尚未显影的胶片上,影像的形状是水珠状,和气孔相像;

③晾片时,捏夹子的手上有水,晾片期间夹子里的水顺流而下,干燥后借助反射光可见其清晰的印迹;

④晾片期间空气中灰尘浓度较大,使得底片好像蒙上一层灰尘,干得慢的部位(下部)更严重;

⑤水不够洁净,在干燥过程中会有杂质附在底片上,针对这种情况,可于干燥前用纯净水与洗洁精混合溶液冲洗。

2.污迹

暗室处理底片过程中,各种溶液或水中有悬浮污物,有的会沾到胶片上,其形状有点状、线状、条形等,晾片前在反射光下可见,此时用水或者定影液擦洗可消除大部分,晾干后很难去除(有些污迹在透射光下看不到)。

3.花片(显影斑纹)

底片上黑白影像不规则分布,多为整张底片出现该伪像,一般是显影时间短(暗室操作人员看到胶片的曝光量太大,减少了正常的显影时间;操作时抖动方式不合适或没抖动;有时停显时间不足也会产生花片)造成的。

4.黑点

底片上各处分布相对均匀的小黑点是显影时间长导致的。显影分不同批次时,显影完一批底片提走时留下一个继续与下一批进行显影,造成底片黑度和灰度均增大,同时有小黑点出现。

5.灰片

底片黑度均匀,但看起来灰度大,有的底片灵敏度也满足要求。分析原因时,首先要考虑散射线的影响;其次考虑暗室红灯照射、显影的时间、显影液老化以及温度是否偏高等因素;另外,配置溶液的水质不好也可能导致灰片。

6.粘片

暗室处理时的粘片情况,一般是由于一个洗片夹子里装了两张胶片(也可能因同一个暗袋装了两张胶片)引起的,显影后、定影后或晾片时可能发现这种情况,由于在同一个夹子里,显影时两张片面对面的两个面就会有部分接触不到显影液,未被显影的部分在随后的移动和定影过程的操作中,粘片的面积会减少或消失,出现底片单面“通透”现象,两张片有着近似一样形状的不规则图像;另外一种就是在定影过程或是在晾片过程中两张片粘在一起,两张片的图像轮廓可以说完全一致。

7.黄片

底片泛黄,黑度越小越明显,称之为“未定透”。该现象是定影时间不够、温度低或老化等造成的。

8.显影液飞溅

操作不当使得显影液飞溅到胶片上,而在底片上出现黑点,该伪像分布、大小无规律,反射光下在底片的一面可看到。

9.定影液飞溅

操作不当使定影液飞溅到胶片上,而在底片上出现白点,其分布、大小无规律,反射光下在底片的一面可看到。

10.红灯曝光

暗室处理前,胶片从暗袋取出来分散放置在操作台上,红灯亮度较大,且(或)胶片在红灯下暴露时间长;暗室处理后,底片上出现明显的黑度不规则变化,且过渡的边缘呈直线显示。

11.夹子印

用来洗片的夹子是周边打孔的不锈钢框架,如果孔的影像较深,则是曝光所致;如果红灯太亮,或是在架子内的胶片受红灯照射时间长,底片往往灰雾度较大;如果孔的影像较浅,则说明夹子没干燥彻底。
1.png

其他伪像

1.折痕压痕

胶片显影前的暗室、运送或现场操作过程中指甲或其它外力产生的折痕,或是受到物件的砸、压等情况时产生的压痕。指甲造成的折痕在底片上显示为月牙形的、黑度较大的影像,受到砸、压时则出现与接触面形状接近的折、压的形变,该位置黑度增大;胶片暗室处理后受到的折痕、压痕有形变但不产生影像。出现折痕、压痕现象时,要检查暗袋和增感屏。

2.静电感光

底片上显示闪电状、树枝状黑色影像,或为点状或冠状斑纹影像,越多越容易识别,如果恰巧在焊缝上,且只有一根或少数,则可能被误判。现在较常用的柯达、爱克发胶片极少有这类现象。

预防问题的出现比解决问题更能反映能力

由于射线的辐射生物效应,射线检测作业一般安排在其他工种的休息期间进行,多是夜间作业,且有高空作业;事实上,对检测作业人员来说,夜间的高空作业风险与辐射风险都非常大。如此说来,控制伪像的意义就更大了。

底片评定中,伪像的出现不是事故,但我们可以参照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对伪像依照以上所列类型进行辨识,进而查找原因,提醒操作人员避免再次发生同类问题。

其实,每个单位都会制定相关的制度,制度内容涉及到材料采购、存储、测试、使用,以及环境控制、操作要领、注意事项、定期维护保养等方面,但是否落实到位决定了最终底片的质量。

“预防问题的出现比解决问题更能反映能力”,不管怎样,我们知道了可能出现的各种伪像,就可以给操作人员打预防针,术语叫“技术交底”,从技术角度提高人员的水平,以减少伪像的出现,进而减少劳动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减少了作业风险。

由此可见,比起甄别伪像来说,避免伪像的发生才是这项技术的核心,当然掌握这两项技术都能有效的保证检测报告的正确性。

文章来源:中国检测网

济南三木科仪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评论 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5

关注

67

粉丝

1922

主题
站长推荐
最新发表
热点排行
图文推荐
  • 联系我们
  • 客服热线:400-168-0135
  • Q Q 客服:1246815203
  • 电子邮箱:ndt@wusunjiance.org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9点至晚上20点)
  • 站长个人微信号

  • 微信公众服务号

NDT 技术论坛

帮助中心|免责声明|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NDT技术论坛 ( 鲁ICP备14030158号|鲁公网安备37010402000739号 )

GMT+8, 2024-3-29 22:15 , Processed in 0.351499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NDT Tech Forum

Copyright © 2012-2024 NDT技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