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切换到宽版

根据相关通知,证书挂靠属于违法违规行为,本站自2021年3月1日起关闭“证书挂靠”板块,并严格禁止发布相关信息,望熟知!
CSM900HF数字超声波探伤仪三木科仪CSM900J支柱瓷绝缘子超声波探伤仪
超声波A/B/C/D扫描成像检测系统扫一扫二维码,加入NDT技术交流群超声波探头、试块各种规格,可定制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99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超声波探伤仪的基础知识(十五):超声检测常用的探伤方法和技术

  [复制链接]
1993 1

马上注册,成为本站会员,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超声波探伤仪的基础知识(十五):超声检测常用的探伤方法和技术

第一节 探伤方法概述
一. 按原理分类
  超声波探伤方法按原理分类,可分为脉冲反射法、穿透法和共振法。
1. 脉冲反射法
  超声波探头发射脉冲波到被检试件内,根据反射波的情况来检测试件缺陷的方法,称为脉冲反射法。脉冲反射法包括缺陷回波法、底波高度法和多次底波法。
2. 穿透法
  穿透法是依据脉冲波或连续波穿透试件之后的能量变化来判断缺陷情况的一种方法。穿透法常采用两个探头,一收一发,分别放置在试件的两侧进行探测。
3. 共振法
  若声波(频率可调的连续波)在被检工件内传播,当试件的厚度为超声波的半波长的整数倍时,将引起共振,仪器显示出共振频率。当试件内存在缺陷或工件厚度发生变化时,将改变试件的共振频率,依据试件的共振频率特性,来判断缺陷情况和工件厚度变化情况的方法称为共振法。共振法常用于试件测厚。
二. 按波形分类
根据探伤采用的波形,可分为纵波法、横波法、表面波法、板波法、爬波法等。
1. 纵波法
  使用直探头发射纵波进行探伤的方法,称为纵波法。此时波束垂直入射至试件探测面,以不变的波型和方向透入试件,所以又称为垂直入射法,简称垂直法。
  垂直法分为单晶探头反射法、双晶探头反射法和穿透法。常用单晶探头反射法。
  垂直法主要用于铸造、锻压、轧材及其制品的探伤,该法对与探测面平行的缺陷检出效果最佳。由于盲区和分辨力的限制,其中反射法只能发现试件内部离探测面一定距离以外的缺陷。
  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纵波速度大于其它波型的速度,穿透能力强,晶界反射或散射的敏感性较差,所以可探测工件的厚度是所有波型中最大的,而且可用于粗晶材料的探伤。
2. 横波法
  将纵波通过楔块、水等介质倾斜入射至试件探测面,利用波型转换得到横波进行探伤的方法,称为横波法。由于透入试件的横波束与探测面成锐角,所以又称斜射法。
  此方法主要用于管材、焊缝的探伤;其它试件探伤时,则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用以发现垂直法不易发现的缺陷。
3. 表面波法
  使用表面波进行探伤的方法,称为表面波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表面光滑的试件。表面波波长很短,衰减很大。同时,它仅沿表面传播,对于表面上的复层、油污、不光洁等,反应敏感,并被大量地衰减。利用此特点可通过手沾油在声束传播方向上进行触摸并观察缺陷回波高度的变化,对缺陷定位。
4. 板波法
  使用板波进行探伤的方法,称为板波法。主要用于薄板、薄壁管等形状简单的试件探伤。探伤时板波充塞于整个试件,可以发现内部和表面的缺陷。
5. 爬波法
三. 按探头数目分类
1. 单探头法
使用一个探头兼作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探伤方法称为单探头法,单探头法最常用。
2. 双探头法
使用两个探头(一个发射,一个接收)进行探伤的方法称为双探头法,主要用于发现单探头难以检出的缺陷
3. 多探头法
使用两个以上的探头成对地组合在一起进行探伤的方法,称为多探头法。
四. 按探头接触方式分类
1. 直接接触法
  探头与试件探测面之间,涂有很薄的耦合剂层,因此可以看作为两者直接接触,此法称为直接接触法。
  此法操作方便,探伤图形较简单,判断容易,检出缺陷灵敏度高,是实际探伤中用得最多的方法。但对被测试件探测面的粗糙度要求较高。
2. 液浸法
  将探头和工件浸于液体中以液体作耦合剂进行探伤的方法,称为液浸法。耦合剂可以是油,也可以是水。
  液浸法适用于表面粗糙的试件,探头也不易磨损,耦合稳定,探测结果重复性好,便于实现自动化探伤。
  液浸法分为全浸没式和局部浸没式。

济南三木科仪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评论 1

我是文明人  初级工程师  发表于 2012-7-5 16: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速度前排,绝世好贴,,,,留名必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8

粉丝

36

主题
站长推荐
最新发表
热点排行
图文推荐
  • 联系我们
  • 客服热线:400-168-0135
  • Q Q 客服:1246815203
  • 电子邮箱:ndt@wusunjiance.org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9点至晚上20点)
  • 站长个人微信号

  • 微信公众服务号

NDT 技术论坛

帮助中心|免责声明|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NDT技术论坛 ( 鲁ICP备14030158号|鲁公网安备37010402000739号 )

GMT+8, 2024-6-17 23:36 , Processed in 0.680308 second(s), 80 queries .

Powered by NDT Tech Forum

Copyright © 2012-2024 NDT技术论坛